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复习大纲通识部分3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专题三、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引言:两个案例
一位数学教师对学生极为严格,他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较为肤浅,因此没有必要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中去探索与钻研。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只需要跟着他的教学思路走就行了,也不需要什么创新。虽然学生在他的课堂上不活跃,但却可以屡次在考试中取得令其他班级羡慕的成绩。
一位英语教师的教学极为活泼,她始终认为英语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是一种传播文化的手段,所以经常通过情境教学、对话教学等方式来组织课堂。课堂上学生学得很轻松,也具备较好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也因其不断的教学创新在各种公开课中屡获大奖。但令教师与学生共同困惑的是,他们班的成绩并不占优势,甚至还时不时落到年级的后面。
问题思考:
n“我”愿意做哪种教师?现实中“我”是哪种教师?
n教学是教师展示其授业技巧的活动吗?
n教学优劣的指标究竟是什么?
n教学理念—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关系?
n怎样教才是有效的?
n怎样证明教得有效?
n怎样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n……——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分析:从单一指标或角度看,两位教师都是成功的,从有效教学及其策略来看,两种教学都有明显缺陷。教育规律本身是死的,教师的使命就是在课堂中把这些死的规律,运用到活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重新恢复它的生命力,并最终实现课堂活力。今天探讨三个话题:解读课堂、教学策略与有效教学、教学策略例举
一、解读课堂
1、关于课、堂、课堂
课堂:
◇教与学活动的时空场所——物理性质
◇师生对话与交流的社会舞台——隐蔽的、深层的社会性
2、描述课堂(教学):课堂的特征
n多维性:多种任务、事件与结果及交互作用,学生多种表现(如教师提问后的等待对不同学生的作用)
n同时性:同时发生众多事件(不一定能同时处理)
n即时性:教师需要快速的实时反应
n生成性:难以预料的公共课堂气氛(互动、生成)
n社会性:学生不是孤立个体,而是相互影响(合作分组与小组规模)
n历时性:遵守共同规范、约定俗成(教学风格)
3、理解课堂(教学)
课堂是:
★作为教学场所、教学环境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本身
★作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包括课堂实施、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多种教育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作为学习型共同体(学习与生活)。课堂是一个微型的学校组织,课堂是一个学习型共同体。
4.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定义演变来看:
●在古代,无论中外,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在完善自身,教与学密不可分,很自然地相长统一。
●到了近代,随着社会文化、学校教育性质以及学生学习要求的变化,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教育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思想,主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任务和行为,教与学被分别对待,更加强调教科书,强调教师如何教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发生了迅速变化,人们对教学的认识也在变化。教学研究更多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教学重心开始偏向学,如学习规律、学习心理,因而教与学的内在关系逐渐被全面认识。
●今天的教学理论中,教学的视野更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自我调控以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等等,人们对教学内涵的认识也更为丰富和完整。
5、重构课堂——从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
(1)课程设置:知识中心 →人的完整生命与发展
(2)教师角色:传授者、组织者、管理者→观察者、研究者、促进者、辅导者、开发者、创造者
法定课程的注解者→教学的研究者
(3)学习方式:被动消极 →多样体验
(4)教学方法:操作的低效的 →有效的创造的;模式的复制→实践的创新的
6、当今课堂教学变革的具体体现
——《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郑金洲2007.6
n 课堂教学生活化
n 学生学习主动化
n 师生互动有效化
n 学科教学整合化
n 教学过程动态化
n 教学内容结构化
n 教学策略综合化
n 教学资源优质化
n 教学对象个别化
n 教学评价多样化
二、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概述
“做事情先要有策略,然后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方法,策略制约着方法,方法又体现着策略。一般说来人们做事情就是解决问题,所以解决问题首先要有策略,然后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方法。
n教育理论界对教学策略的定义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n一类是倾向于把教学策略看作是教学方法、技术的灵活运用。这些定义都比较注重教学策略的操作与应用层面,即策略是教学方法及灵活运用的行为。
n另一类是倾向于把教学策略看作是对教学的综合规划或总体考虑,并非单纯指某些具体的教学方法。这些定义比较注重描述教学策略的内部调控特征,即策略是对方法的规划、考虑而形成的方案。
实际上,这两种倾向说明了教学策略应包含有的外化的方法系统和内化的监控系统两个层面。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更好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解决“怎么教更有效”的问题,其灵魂在于教师面临不同教学情境时对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地应用。它既包含了方法的运用,也包含了方法的规划和选择,体现了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追求,即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去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的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层次性
2.教学策略与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关注教学效益
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与能力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2)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使用策略的水平
(3)教学策略的训练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4)教学策略强调对教学处理意图的清晰意识和灵活选择,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
(5)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3.有效教学策略的三阶段
n教学准备策略
n教学实施策略
n教学评价策略
(1)教学准备策略是指教师在课题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主要涉及:目标确定与叙写、资源处理与准备、教学行为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编制、教学方案形成。
(2)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按功能分为教学行为与管理行为。
(3)教学评价策略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
n指导思想:鉴定选拔→改进形成
n评价内容: 重视结果→重视学与教的过程
n方法技术:定量→定量与定性统整
n评价主体:教师、学校→多元主体
n评价体系:开放持续、评价的再评价
三、教学策略例举
n例举一:关于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起源与发展: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与实践,它基于“人多智广”,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2.合作学习理论与应用
nDavid Johnson, Roger Johnson
1999,公认的合作学习领域人物(领袖人物)
合作学习的5个基本要素
积极的相互依赖
面对面的促进交往
个人和团体相互负责
人际关系和团体技能
团体进展过程
指导合作的三个原则
能力水平分组应谨慎
合作成员应当少
不过分使用或误用
合作学习的应用
组合标准
非正式组、正式组、基础组
小组规模管理
与其他形式结合(同伴、小组、全员)
例举二:关于提问的研究
课堂提问的分类理论
1.布卢姆: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2.非指导性与指导性提问
巩固性问题:回忆、确认、辨认、概括
整合性问题:综合、比较、对照、组织信息
开放性问题:在无限制的条件下自我归纳、探索
评价性问题:形成自己的判断,不一定与预设吻合
情感性问题:感受,允许表达真实纯粹的感觉与情绪
3.依据学科特点分类
n孔子师生问对透视(陈桂生)
86次情境
弟子发问65次,占75.6%
师问、师告21次,占24.4%
孔子解惑的特点:
审题三不答(无意义的、不成问题的、模糊的)
辨惑
专对
孔子发问三类:问志、述志、政事询告
弟子之问:设问、转问、追问……
课堂提问以记忆性问题为主——提问与答问水平频次统计表
例举三:课堂管理策略
课堂管理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1.尽可能充分的课前准备
2.以明晰的教学任务管理课堂
3.时间管理策略
4.空间管理策略
5.积极观察学习其他老师
例举四:直观图象型报告——教师的行走路线。如提问了哪些学生,提问顺序、频率;哪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课堂静态布置(简笔画)。
结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改进教学往往要注重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模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沃而伯格·韦克斯曼
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或模式,它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位教师产生自己的有效教学策略。
n思考题:
n1.当今课堂发生着哪些变化?
n2.列举几种有效教学策略。
通州高级中学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