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永远是“在场”的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大师永远是“在场”的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通州高中 曹耀华
(幻灯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一部极具影响的教育经典,它曾吸引和鼓舞了一大批教育工作者。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一直在想,它何以有持久、巨大的魅力?原来,苏霍姆林斯基的思考一直紧贴着教育教学的一般困境和烦人的真相,并积极地寻求着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所以,他能超越时代甚至超越意识形态。他一直以在场的状态介入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而从不高高在上,鼓吹教育教学有什么神妙的“屠龙术”。
(幻灯二)他不拘泥什么教学形式,更不趋时,只求实效。
《关于获取知识》,他这样主张和阐释——
“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幻灯三)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愿望。
一旦引起学生的疑问之后,我就自己来讲解教材,而不喊学生起来回答一些个别的、零碎的小问题。(否则,)只能造成表面上的积极性,而不一定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思维积极性。
(幻灯四)我努力寻找重复讲解已经学过的教材的最恰当的形式,以便使学得最好的学生也能从中发现某种新东西。
这里没有那种表面上的积极性,学生们虽然没有开口,没有回答问题,没有相互补充,但这是真正的获取知识。”
以上真知灼见,仿佛预见着我们今天的教学。今天的教育教学好像总喜欢一窝蜂地搞运动,搞形式,什么时尚就搞什么,并不静心感受学生的真正获得。我想,教育要义的一些本真,肯定是种恒久的稳定的存在。这是由人性的恒久与稳定决定的,尽管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一直在变化。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看法,今天许多看似热闹的探究讨论课,实际上是低效的废课,学生并没有高效地获取知识。
(幻灯五)他直面教育教学的繁琐现实,以在场的视角,寻求应对的方法。
我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并不回避现实中有很多学生是学习差的,脑力劳动效果差的。但他最可贵的,是在知道了这一严峻的客观现实后,并不回避,并不退让,而是迎难而上,让每个学生获得他应有的成功。这不像今天有些所谓的教育名家,总是在假想每个学生都是理想的聪颖的个体,在这伪前提下,建造他的教育乌托邦。那实际上不过是在回避现实,痴人说梦而已。
比如,苏霍姆林斯基在《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中这么描述——
昨天上课时,大家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学的规则,回答得也很好,还举出了例子;可是今天上课时,你瞧,班上大半的学生对学过的东西就有些模糊了,个别的竟把教材全忘了。还发现,许多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在昨天上课时,并没有察觉到这些困难呀。
我们不妨翻翻当今一些教育名家的言说,有几个的文章里,坦承自己的部分课堂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处于对于理想的假想描述中,或者以精心打造的几节课来支撑自己的理论,而不是让自己的理念滋养出常态课的葱茏绿意。我们直面教育教学的困窘真相,才是科学的,才会真正找到教育的真谛。教育的神圣不是体现的神性的理想国里,而是体现在现实芜杂的荆棘丛中。
请看苏霍姆林斯基,正是接受这个现状,并进一步反思,得出这样的结论:(幻灯六)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表述里,有这么一个词不厌其烦地出现:思考。对,除此别无其他,只要学生开始自主思考了,教育的神性就开始了她的华章。
(幻灯七)他十分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在《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章里,苏霍姆林斯基如此说——
“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
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
(幻灯八)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才能使他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读后,我若有所动。当时,尽管是高三复习迎考阶段,我还是依据大师的教诲,大胆进行了作文教学的改革尝试。针对个体写作能力的差异性,每次作文训练我都根据各自实际水平进行分组训练,由同学根据自我实际自由选择努力的目标。其努力目标大致可预设这样的几类情况:尚未熟练掌握议论文写作基本框架的;已经掌握了基本框架,想在说理语言上追求形象、风趣或辛辣等效果的;已经熟练掌握已经结构,想尝试新的构思方法的;腻烦议论文而勇于尝试散文写作的。学生个人根据确定好的目标去努力,写完后再根据自我的努力目标自评和估分。老师则依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来评定他们的写作成就。果然,在课堂写作训练时,我从学生的眼光中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期待的“那种紧张地、专心致志地思考的神色”, 看到了“那种师生间相互体谅的气氛”和“一种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
(幻灯九)在《给教师的建议》这部教育“宝典”中,还有许许多多让我们读后怦然心动的地方,单看那些章节的标题,就知道他用智慧和热枕解决了多少我们在教育教学现场中经常碰到的困惑和问题。比如,《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等等、等等。
大师一直在场,苏霍姆利斯基的眼神须臾都不曾离开我们的教育教学现场,没有离开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你、我、他!
通州高级中学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