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班主任班会课比赛点评
青年班主任班会课比赛点评
10月26日-11月6日,我校举行了青年班主任班会课比赛。“青年”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年龄概念,而是指在我校担任班主任工作未满六年的年轻班主任,本次参赛年龄最小的24岁,年龄最大的44岁。参赛班主任在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班务工作之余,与学生一起精心准备,把自己的教育水平尽可能多地予以展示。
一、 主题选择有针对性,结合学生实际。
班会课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阵地,高效的班会课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身边挖掘德育素材,正如罗杰斯所说:“如果我们想要学生做自由和负责的人,我们就必须让他们直面自己。”参加比赛的班主任都能从学生的实际中找到突破口,以完善人格为旨归,选题具有针对性。曹胜娟老师的“说人道格”,邵进锋老师的“责任是金”,季娟老师的“扛着责任奔跑”,王新星老师的“培养意志力”,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吴东兴老师的“自信的力量”,仇一博老师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让学生懂得自信的力量;葛洁钰老师的“梦想·出发”,让学生明确了人生的方向;曹耀华老师的“和谐个体,和谐班级”,邵春燕老师的“认识的人,了解的事”,严灿云老师的“沟通”,张小娟老师“永远团结的高一(20)”,范国建老师的“和谐班级”,让学生了解交往的艺术;韩红梅老师的“学习是苦多还是乐多”,直击学生当前的困惑;王洪达老师与学生一起“奏响青春的乐章”,姜春邻老师的“谁动了我的乳酪”形象地晓谕学生生活的第一要义是快乐。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怎能不令人触动?怎会不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 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精彩纷呈。
做人教育能有多大收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形式,空洞的说教、班主任一言堂的班会课绝不会引起学生心灵的悸动。这次班会课各班均使用了多媒体,小品、唱歌、演讲、辩论赛、朗诵,样样俱全,融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匠心独运的设计,激情投入的表演,不时赢得阵阵掌声,唤醒学生尘封已久的道德情结,也深深感染各位评委。
三、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理想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灵光,张扬着学生的个性。这次班会课主持人基本上是学生,演员都是学生,学生真正地“动”了起来,在表演中获得道德体验,并在体验中发展道德。
值得一提的是,基本上每个班主任最后都做了总结性的发言,站在更高的高度给予画龙点睛的总结,言简意赅,突出了班会课的主题,提升了班会课的品质。尽管这次班会课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但有些地方还有待改进。
一、班会课是教化空间而非娱乐场所。
这次班会课形势非常多样,可以说歌曲与小品齐飞,朗诵与演讲共色。但由于表演形式过多,辅助手段魅惑,加上学生表演的稚嫩,不时惹起同学阵阵笑声,冲淡了班会课的主题,替代了道德的理性层面的思考追问。班主任要明确班会课是实施教育的场所,班会课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场所,是灵动的心灵之旅,而不是一场文艺晚会。
二、学生应共同参与而非部分看客。
这次班会课虽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活动的学生不够多,一部分同学充当了观众。班会课是一种民主生活,是全体学生参与管理的一种高效形式,对完善学生心智、思想、人格、价值观有积极的自我教育的效果。不仅可使整个集体焕发生机,而且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能让内向或对集体冷漠的同学能够参与进来,让所有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拓展道德空间。
三、班主任是灵魂而非背景。
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教育的主阵地,体现班主任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班主任是班会课的灵魂,是导演。尽管班主任可以不主持班会课,但要全程参与,构建好平台,选取好场景,尽量地让学生每个“演员”更多地体验,从而理解导演,甚至超越导演。这次班会课出现走题的情况,甚至时间严重不足,只能说是班主任把关不严的缺憾。
经过评委的认真评审,本次比赛获得一等奖的班主任是:姜春邻、葛洁钰、仇一博、邵进峰,二等奖的是王洪达、曹耀华、曹胜娟、季娟、范国建、王新星、吴东兴、严灿云、韩红梅。
班会课评比已经结束,但它的影响远没结束,我们还有后续工作要完成,要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让班主任自身的道德得到净化,实现师生同构共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通州高级中学
用户登录